作者归档:will.qian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摘记(三)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为什么文化共性促进人们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反之则是促进冲突。

1、每个人有多种认同,互相竞争,彼此强化,文化认同与其他认同相比,重要性显著增强。

2、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影响,这一层面的混乱导致认同的需要,社会层面则是非西方社会能力和力量的提高的刺激。

3、任何层面上的认同只能去其他的人、部族、种族或文明来界定。

4、不同文明国家的冲突的根源很大程度产生于总是产生集团之间冲突的东西:对人民、领土、财富、资源和相对权力的控制。

5、冲突的普遍性,憎恨是人之常情,人们需要敌人。

经济联盟的四个层次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

4、经济联盟

重要的缺乏核心的文化,伊斯兰。

最孤独的国家,日本

无所适从的国家转变需要三个条件:

1、政界和经济界精英必须普遍支持

2、公众至少默认该认同的重新确立

3、他们所认同的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大多数情况下是西方,必须接收这种转变。

俄国作为例子,转变的四个阶段:

1、彼得大帝见到西方的强大, 决定转向西方

2、在西化的同时强化亚洲特性

3、布尔什维克革命是第三个阶段,根本反对西方

4、同时苏联解体后,又在重新考虑是否认同西方

土耳其、墨西哥也是类似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文明之内的行为与文明之外的行为的差别来源于:

1、对看起来大相径庭的人的优越感(偶尔的自卑感)

2、对这种人的恐惧和不信任

3、语言和文明行为的不同导致交流困难

4、不熟悉其他民族的设想、动机、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第七章 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亨廷顿认为希腊和土耳其都不算西方文明,因为希腊信仰东正教,而土耳其信仰伊斯兰。

我的记录: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正教,信仰的国家有希腊、俄罗斯等。

刚查询了欧洲的历史,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分裂的西罗马,东罗马帝国由君士坦丁建立,建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又称拜占庭帝国,包含了希腊等国,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击败拜占庭帝国,从基督教国家逐渐变为了伊斯兰教,那是14世纪。

而西罗马四分五裂,神圣罗马帝国是在德国和奥地利那一带在10世纪建立的一个国家,事实上和罗马帝国关系不大,而且国内的皇帝只是形式上的,比联盟还要松散的国家。后来,位于北方的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签订布拉格条约,从帝国分裂出去,随后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一帝国,著名的铁血宰相卑斯麦,随后才是魏玛共和国,最后才是纳粹德国,在王朝战争后,德国才逐渐从文化概论上升到政治概念。

在西欧人看来,明确定义中欧和东欧是有必要的,但是在苏联建立后,这种明确的区分不再明显,事实上,西欧人认为基督教的结束和东正教的开始就是欧洲的分界线。

对于中欧,立陶宛和波兰认为自古以来就进入了拉丁世界,属于欧洲世界。而其他信仰东正教的国家例如罗马尼亚等,则有些矛盾。

亨廷顿提到北约向俄罗斯保证不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并入欧盟,事实上,这些国家之后的确被并入了北约,亨廷顿似乎有用文明来为西方文明的扩张做辩护的可能性。

欧盟的核心是德法,以及周边的荷兰等国。

俄罗斯为核心的东欧,周边的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过,而乌克兰是一个东西欧断层的国家,其发展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与俄罗斯有亲密联系,一种是分裂,一种是处于矛盾的状态。

大中华及其共荣圈

包含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华人以及非华人的越南、泰国和朝鲜。

伊斯兰:没有凝聚力的意识

伊斯兰世界是以部落为忠诚顶点的世界,不同的国家不过是旗帜不同的部落。在中亚,历史上的国家认同并不存在,忠诚是对部落、家庭而言,而不是对国家。

自奥斯曼土耳其之后,中东缺乏核心国家。

伊朗和穆斯林的冲突也有波斯和阿拉伯间的冲突。

土耳其有称为核心国家的可能,但是土耳其是一个世俗国家,并非穆斯林社会。

我的记录: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

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古来什部落哈希姆家族,据伊斯兰教史记载:他是文盲。出生前父亲亡故,6岁时母亲病故,从此以后,由他的祖父阿卜杜·穆塔里卜和叔父艾卜  伊斯兰教

·塔里卜先后抚养。童年替人放牧,12岁开始随伯父外出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状况有较深的了解。25岁时受雇于麦加40岁的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不久与其结婚,婚后他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洞中静思,思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生存的价值。

610年,穆罕默德已达40年岁,有一天,当他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命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传播伊斯兰教。

612年末,他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独一的安拉,止恶从善,宣称伊斯兰教的自古以来的正统宗教,他自己是该教的最后一位使者。他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吸引了一批当地人的归顺。

619年,其叔父和妻子相继去世,使穆罕默德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保护人和支持者,麦加贵族乘机加紧迫害。伊斯兰教史称此年为“悲痛之年”。

622年,穆罕默德圣人应麦地那人的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地那,他本人也与挚友艾卜·伯克尔躲过敌人的追捕,于是年9月24日到达麦地那,在伊斯兰教史上把此年称为“伟大的迁徙之年”。后把此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在麦地那,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藉以巩固各氏族的团结,接着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并陆续确立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

630年,由于麦加人违约,穆罕默德便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迅速清除了“克尔白”殿内一切偶像,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

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到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同年6月8日(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先知在麦地那与世长辞。

伊斯兰教的哈里发:

哈里发(Khalifah) 伊斯兰教职称谓。中国穆斯林俗称“海里凡”。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代理人”或“继位人”。《古兰经》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后该词被用于指称穆罕默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伊斯兰教初期执政的四大哈里发即属此范围。其后又为伍麦叶、阿拔斯等王朝的统治者所袭用。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虽然伊斯兰和儒教不相同,但是由于政治利益都是反西方,因此会有合作。西方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

1、通过不扩散和反对核武器等保持军事优势

2、施加压力要求其他国家实行民主制度,推广西方的政治价值和体制

3、限制移民和难民的入境人数。

对于第三点,现在奥巴马政府的让海外移民拥有本地居住权的政策代表什么呢,,是矛盾吧?

恐怖主义是弱者的武器

对于2000年奥运会西方对中国申奥的打击。李光耀说:“美国和英国成功地降低了中国的威望……它们反对中国的表面原因是‘人权’、真正的原因却是政治,为的是显示西方的政治影响。”毫无疑问,世界上更多的人关心的是体育而不是人权。但是,鉴于西方在维也纳和其他地方在人权问题上遭到的失败,这一显示西方“影响”的孤立事件仍会令人想到西方的虚弱。

西方人在推行民主上的矛盾,一方面推行民主,另一方面,民主会导致当地的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上升。

移民问题:

德国的土耳其人和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都是穆斯林,并没有融入本地文明。

法国算是文化主义者,他们可以接受讲完美法语的黑人,但不能接受在校园里蒙面的穆斯林。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摘记(二)

第四章—西方的衰落

 

西方衰落的几个表现

1、缓慢的衰落

2、衰落的曲折性

3、权力是一个人或群体改变另一个人或群体行为的能力包含经济,军事,政治,制度,人口,技术,社会或者其他资源

普世的文明必须伴随着普世的权力,权力的增长往往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那些认为一个普世文明正在并且一定会出现的人们,以及那些认为西方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的人们,几乎普遍忽略了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拒绝承认,该论点的逻辑需要他们支持西方扩大和巩固其对世界的控制,而且如果其他社会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就会恢复旧的信条、习俗和实践,这对于普世主义者来说是有碍进步的。然而,那些为普世文明有点辩护的人,通常不为世界帝国优点进行辩论。

我的想法,权力和文化的关系很重要,但是不能不忽略文化对于权力的促进作用,尽快摆脱影响国家发展和权力增长的旧实践和旧习俗、信条也是相当关键的,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仍然需要学习优秀的先进的制度,而不是因为自我权力的膨胀而忽略了内部的问题。

当然,亨廷顿语义中的权力不仅仅包含军事经济的硬权力,同时还包含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软权力,所以,亨廷顿的说法正包含了我的看法,但是他对于文化的含义并没有解释清楚。

软权力是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为了权力,但是我认为,软权力自然也是反作用于硬权力的,当然,作者并没有否认这点,例如,东亚的中国日本似乎更认为自身的繁荣是因为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后同样保持着自身的文化,认为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自身得到了进步,这被称之为“第二代本土化现象”。

李光耀,新加坡前任总理,曾是剑桥的法学高材生,回新加坡后推行儒家学说。

就像50-60年代,苏联经济军事强大,吸引了很多共产主义者,而到苏联解体后,这种吸引力随之消失。

20世纪上半页保守主义者认为没有宗教信仰将会变得和希特勒、斯大林一样,社会会变得无政府主义,没有任何信仰,而另一部分人认为随着现代化会使得人们更加的理性而抛弃这些宗教信仰,结果表明无论是希望和悲观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20世纪下半页出现了原教旨主义,拟在反世俗化,这与曾经的宗教改革完全相反,是一种全球规模的运动,吉利斯凯伯尔称之为“上帝的报复”。

出现宗教运动的原因是因为现代化进程,西方250年完成的在非西方文明50年便完成,从农村到城市,接触完全崭新的事物,将会导致理解与现实脱节,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某种精神寄托,需要重新认识自我,此外也是人们之间,社会中需要进行的一种认同,对于俄罗斯是东正教,对于印度是印度教。对于现代化生活中,宣扬自我救赎和个人命运的基督教更能给人安慰,而不活跃的佛教则不再适用。在中国,儒教也越来越不适用,而人们更愿意去信仰能够更为合适的宗教。亨廷顿认为,在“上帝的报复”和本土化中,前者获得了胜利。

第二个原因是西方的退却和冷战的结束,让人们从世俗上帝的意识形态转为了真正的上帝。

宗教复兴运动是反世俗反普世的。

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亚洲的自我肯定

中国在苏联解体后,没有全盘西化,这是决策者不愿意的,也不是8亿农民所愿意的,所以使用了一种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权威政权主义、推行民族主义的结合方式,把民族主义代替了马列主义,这也就是中国尊重历史,强调民族复兴的原因,因为这是提高人民的民族主义的有效方法。

中国在天安门事件后,有意接受民族主义,并以此反美,同时这也让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发扬,对于民主,中国人并不信任,而是更信任本民族传统的,带有家长性质的,排外性质的,专制性质的传统。因此,无论是中国、台湾还是新加坡都在推崇儒家文化。

亚洲的四个自我肯定的因素:

1、经济的持续增长

2、亚洲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3、亚洲各文明有差异,但认同有共性

4、认为其他非西方国家应该效仿亚洲模式,包括文化和政治

伊斯兰的复兴

复兴伊斯兰的主力军

1、知识分子和学生

2、新近移居的人群

3、城市中间阶层

复兴的几个原因

1、石油的价格上涨,上个世纪70年代

2、80年代后,石油价格虽然不涨,但是出生率大大提高,人口增加,年轻人口增多

亨廷顿认为年轻人占社会人口比重大是主导社会革命的重要原因

西方社会包括亨廷顿认为穆斯林好战、军国主义,但我认为这绝对是片面,美国以反恐的目的打击中东,实际上,穆斯林是为了反对入侵而战,因此才使用恐怖袭击,就像日本宣扬圣战入侵中国,中国人自杀式反击一样,穆斯林是宣扬反对暴力的,如果有敌人对我们进行攻击,真主是允许我们反击的,这是我们的权力。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摘记(一)

第一部分 多文明的世界

 

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描述世界的四种范式:

1、单个世界

2、两个世界

3、国家主义

4、混乱状态

其中1和2过于简化,3和4过于现实,而忽略了简化。

1的问题是,事实上已经不存在普世文明,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2是说不能单用东西或者南北看待整个世界,因为其中还有更多不可预测的内容;3是说简简单单认为世界就是世界的实体是国家,国家间的关系为无政府状态,国家为了确保自身稳定安全,试图尽量扩大自己的权力。局限性在于,他假设所有的国家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利益,并且国家权力事实上也在不断削弱,因为资金、文化、信息在国家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和容易。

4是说世界处于完全的混乱之中,强调政府政权的崩溃,国家的分裂,部落种族和宗教冲突的加强,国际犯罪。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世界中的也存在秩序,并非完全的混乱。这种范式比国家主义更加现实主义,它考虑的是宗主或者部落作为世界的主体。

文明角度看待世界的范式:

1、世界中的整合力量是真实的,而且正在产生对文化伸张和文明意识的抵消力量。

2、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整体的西方和其他分散的非西方。

3、民族国家是而且仍将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利益、联合、冲突日益受到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4、世界确实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但最大的危险来自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冲突。

在冷战的最初年月里,加拿大政治家莱斯特·皮尔逊富有先见之明地指出了非

西方社会的复兴和活力。

单一的文明论点丧失了威望,而在不同国家中存在文明的多种定义,也就是多元文明。

埃塞俄比亚,唯一保持独立的非洲国家,位于东北部。

 

历史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欧洲有过长期的战争,分裂是常态,但是进入20世纪后,冲突由君主、皇帝或者绝对君主、立宪君主之间的斗争转化为民族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

问题:如果中国接受了西方的统治,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明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民族、文明的存在意义到底是什么。

很有可能被分裂成几块,然后西方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最终连西方都不如。

人在争取权利的时候是理性的,衡量价值的时候也是理性的,但是价值的单位却是非理性的单位,就像人们普遍都愿意买保险或者买彩票一样,即使你知道这种东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但问题是利益的函数是什么,各个变量的权值到底是多少呢。

 

现代文明和西方普世文明

 

1、普世价值并不是指杀人是罪恶这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如果仅仅如此,只能说明人类有共同的价值观,而不能阐明人类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2、普世文明可以指文明化社会共同的东西,例如城市和文字。

3、普世文明指的是西方文明中许多人和其他文明中一些人共同持有假定、价值和主张。则可以称为达沃斯文化。

4、一种思想得到了发展,即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然而这并不奇怪,就类似以往西方有大量中国和印度文化的物品,这只是赶时髦,就如同当今在中国有过的韩日潮等。只有幼稚的、尊大的人才会认为这种商品的输出是在改变他国的文明,事实上,如果可乐、牛仔裤以及油腻食品能够代表着西方,那么说明了西方的什么呢?

关于第四点有很多可以讨论,“娱乐不等于文化转变”,好莱坞的火热只是它适应了人类普遍的兴趣,以及商业利益的趋势。这让我想起来了当年大一那个党课老师说什么好莱坞是入侵中国的方法是多么的荒谬。

全球通信是西方权力的重要表达形式。

语言的作用更多的只是工具。

40年来,首先精英在民族化进程中推崇本地化语言,但是在独立之后,为了和平民区别开来又要开始说英语,于是,精英和民众的区别越来越大,讲英语的印度和有政治意识的印度越来越分道扬镳,最终为了弥补这种隔阂,又使本地语言逐渐流行起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苏联解体后。

认为会有普世价值的假设:

1、苏联解体,冷战思维认为能够代替社会主义的只有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

2、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文化,商品等使得不同民族逐渐接受同一种世界文化。

在社会心理学上,差异性理论认为,人们根据在特定的背景下用把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东西来界定自己:“一个人根据把他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性,特别是区别于他通常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的特性……来看待自己。在一个有12名妇女从事其他职业的公司里,一个女心理学家把她自己看作是心理学家;当她同12名男心理学家在一起时,她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女人。

全球化进程中,文明的,社会的,种族的意识反而会逐渐加剧。

3、现代化进程的结果,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

现代社会因此有很多共同性,但是它们必然融为同质性的吗?那种认为它们必然如此的论点建立在下述假设之上:现代社会一定接近于某种单一的类型,即西方类型,现代文明即西方文明,西方文明即现代文明。然而,这是完全虚假的同一。西方文明出现于8世纪和9世纪,其独特的特征在以后的世纪中得到了发展,它直到17和18世纪才开始实现现代化。西方远在现代化之前就是西方,使西方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产生于西方现代化之前。

西方文明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1、古典遗产

2、天主教和新教

3、欧洲语言

4、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在伊斯兰教中,上帝即皇帝;在中国和日本,皇帝即上帝;在东正教中,上帝是皇帝的小伙伴。作为西方文明象征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分离和一再出现的冲突,在其他文明中并不存在。这种权威的分裂极大地有利于西方自由的发展。

中国人在道德败坏和缺乏价值观的情况下,只是笼统地认为缺乏宗教,但如果真的有宗教来了,估计普通的中国人又会觉得这不合规矩不合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封建传统的影响力至今还保留了大部分,按亨廷顿的说法估计这种封建传统就是儒教了,中国人由于没有西方宗教信仰的传统,所以会对信仰的认识有偏颇。

5、社会多元主义

6、代议机构

7、个人主义

以上并不是只有西方才有的特点,同样的,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构成了伊斯兰社会的基本法律;日本和印度曾有过在西方流行的阶级制度(也许由于此,它们是仅有的两个维持了一定时间民主政府的重要的非西方社会)。

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分为几种,接收现代化,西化,或者只接受前者或者只接受后者

1、拒绝主义,清代和日本,20世纪随着拒绝主义的成本上升,用场因比的话来说,狂热不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2、基马尔主义(凯末尔主义),即西化也现代化,从奥斯曼土耳其到土耳其即发生了这种转变,普通民众的习惯传统是伊斯兰,但社会上层却追求西化。

3、改良主义,类似于中体西用,日本的精神,西方的技术

简言之,现代化并意味着西化。

Better Us

笔者有一位好友老刘,偶尔会挖苦我道,

“老钱,你有空真要到我江西老家来走走,尤其是在七八月份来。“

”为啥?“

”来体验一下生活。“

平常人或许在此应付作答完事,但我深知老刘骨子里的文人风,不来个绕七绕八,不会把最终意图表达出来,

“体验生活随时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这个时候来,以老刘你这习性,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我记得你每年七八月都会回老家,不就是搞双抢嘛,让我这个时候去,难不成还让我去帮你们干活不成。”

“哈哈哈。”,老刘笑了,他一直等着老钱这样的回答,“让你去干活那也是难为你了,老钱,我哪能这样亏待你。只是因为,这个季节,乡下真的很美。”

老刘随后拿出了他的手机,摆在了我的眼前,那是一张照片,乡下的农舍门前一条略为凹凸不平的马路,上面平坦地铺着了一层金黄色。

“这是什么,老钱,你知道吗?”,老刘指着马路上。

很明显这应该是稻谷,但老刘问的问题通常很不一般,于是我反其道而行之,“麦子。”

“哈哈哈,老钱,你真是五谷不分啊。”

我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我再继续看着这幅照片,脱口而出,“这是一条希望的道路。”

据说,老刘因为我的五谷不分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赞扬”了我一把。

 

老刘的五行唯独不缺土。

不久前,老刘因为工作上的一件事跟我聊了起来,说到最后,老刘自我评价了一番,“如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认真起来,比谁都能折腾,我想做的事情,费再大劲也要做。”

“老刘,其实你爱折腾的这种性格,真的是个非常牛逼的能力,你以后肯定能干成大事。”

“老钱,怎么说。”

“你就是一块地。越用锄头倒腾,越肥沃,不折腾,只是一堆土而已。”

“那你意思说,我不能有爆发和突变了?”

“说不准,也许那地下面有一个天坑也说不定。或许也会有暗河。”

一个人的本性如何,不自然地就会顺着性子一直走下去,老刘不能像鸟一样,飞到天上去,他不属于那里,但他可以一直往下沉,深入到土地之中。

 

每当我跟老刘谈及互联网,谈及新潮的玩意时,老刘总会不自觉地说道,“我其实觉得,吃始终是人最大的需求。”

“老刘,你得跟上时代,现在讲究超前消费,有的人,省吃省用,就为了买衣服,买肾六,更何况有钱的人,更加消费得起。”

“老钱。”,老刘一时没接得上话来,他吞了一口口水,说道,“不管怎么样,吃还是最重要的。”

我没再接话,我继续听着,我知道水哥还有话要说。

“老钱,去年过完年,我从老家带了三桶油回公司,一桶就赚了一百块钱,总共赚了三百。都是我家自己搞的。”,老刘眉头紧锁地跟我说道,“人们对放心绿色食品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如果能利用上互联网,比如微信,把老家的绿色油推广出去,那也不得了。”

“没错,但你如果能让买你油的人放心呢,你卖三桶,可以卖出去,是利用的自己的个人信誉,假设,你现在要开一家卖绿色油的公司,这时,你已经不能仅靠个人信誉来做生意了,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的就是绿色的,你的就是好的呢?”

“老钱,我只是说绿色油的需求很大,怎么又变成我要开公司了。”

老刘或许脑子还没转过弯来,以为我还在跟他抬杠,其实我是在认真思考他的这个话题。我知道老刘迟早有一天会要回到江西,或许是在老家,或许是在南昌,他常常说道,“我在老家有一块很大的地,从南看不到北,村里基本上已经没有年轻人了,剩下的都是老人,田也都荒废了,没人种地,上面都长草了,草长得比稻谷还高,如果我回老家,把大家组织起来,还是能干成一点事的。”

我继续说道,“老刘,我不是在抬杠,如果我提的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的这个想法才真的有价值。”

老刘点了点头,卖油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开玩笑的话。

跟不上时代的他,不见得是坏事,当我们自以为在互联网上得道之时,水哥仍然在思索吃的问题,思索生存的问题,他曾经有一次忧心忡忡地问我,

“老钱,你说建立在现代科技的世界是不是很脆弱。我曾经在河南河北甘肃变电站轮岗了几个月,我当时只要操作失误,可能就会导致数十万人瞬间断电,如果是以前,电站很难被外人控制,但现在,电站都是智能电站,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有人破解了系统,可以直接使一片区域瘫痪。”

我使劲点了点头,“没错,互联网更加脆弱不堪。”

 

老刘喜欢读中国文学,喜欢中国历史,古代各朝各代皇帝他全都记得清清楚楚,谥号庙号也都一字不差,尤其是汉朝的,因为老刘是地地道道的正宗汉室后裔,前段时间新闻还报道了新闻,那汉室族谱正是老刘的老家那边挖出来的。

老刘对古代感兴趣也不只是因为他是皇室后裔,他有一次说道,“老钱,你知道吧,张勋,辫子军,就是我老家那个村的,他当时,也是年轻有力气没处使,为了混口饭吃,就参军了,不管结果如何,他至少名字留在了历史书上。”

我答道,“你们村出了这么牛逼的人物?”

“是啊,如果张勋生在现代,估计也啥都不是,老老实实在家种田,到了改革开放后就去城里打工,一辈子也就是个农民。”

我想到,老刘如果是汉朝人,凭他的能力,那也是不得了的人物了。

与老刘恰好相反,我涉猎的是古希腊哲学。

老刘时常说我像日本人,这话听起来像骂人,但内心我还是很认同,东方人学习西方的典范正是日本人,老刘说我是日本人倒也不算错,老刘说道,“老钱,你是不可能信仰宗教的,因为你不会去遵守你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想,老刘其实骨子里也是一样的人,我至今记得一件事。本科时,老刘写党员思想汇报,一字一句写了八页纸,全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想。老刘说过,他是个很能折腾的人,只要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就会认真去折腾。

 

写到这,也不知该如何结尾了,山寨了湲的标题,希望新的一年better us。

 

赌徒的本质

赌徒的本质与硬币稳赢策略的本质刚好相反,硬币稳赢策略的思想可以通过玩“硬币游戏”来感受感受,简言之,设置赢的阈值,不设置输的阈值,是硬币游戏的稳赢思想。而赌徒,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

“如果这一把我不赌,我就可以赢一百万,唉,可惜了,现在好,倒输五十万。”

细细品味这一句话,总结起来便是,以赢更多为目的,同时,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输的底线。事实上,以这种策略赌博,只会越输越多,哪怕有赢的机会也会错过,因为最后一把必定是输,从数学上来说,最后一把输的情况下,赢的概率总会低于输的概率,这是最基本的概率问题。

赌博要想赢,只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不要命的赌神,这种人有天命,胆大包天,即抛掉了输的底线,同时又无形之中给庄家设定了输的底线,最终逆转乾坤。

第二种人,狡诈的天才,这种人以数学,金融等理论为武器,找到庄家的弱点,以雄厚的资本,打破庄家的局,简单类比,可以认为是硬币稳赢思想。

 

 

山姆日记(三)

由于工程项目任务繁重,山姆有一段时间没写日记了,他抽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记录了前阵发生的一件小事。

上个周五,山姆和杰克下班后一起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继续探讨项目上的事情,刚获得一些共识后,山姆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上9点半,时间不早了,于是稍作总结,两人便结束了这次谈话。

走出咖啡馆,漆黑一片,毕竟这里是工业区,不像商业市区现在仍是灯火通明,并且由于这里是新区,路灯也没有一个。杰克是公司的老员工,对这里显然更熟悉,领着山姆来到斑马线前,准备过马路。

“等等。”山姆叫住了正准备过马路的杰克,“杰克,等那边的车先过去。”

“啊?右手边不是没车过来么?而且这是斑马线哦。”

“是的,不过我指的是对面车道,你看左手边的车来的速度很快,我们先让让它们。”

“哈哈,山姆,没事,不用担心的。”杰克微笑道,他看了看山姆的眼神,又改口道,“不过,听你的,我们先等会。”

山姆微微一笑,不过他心里清楚,杰克显然觉得自己多虑了,并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里。当然,说出来杰克未必也会赞同,因而山姆并未再说什么。

山姆只是觉得,正因为这里有斑马线,才存在危险的苗头,如果对面车道的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刚好在这里调头呢?由于这里没有路灯,调头的车辆很有可能会看不到处于盲点位置的行人,而行人也由于走在斑马线上,忽视了潜在的危险,那么,各种巧合低概率事件组合在一起,将会造成一出悲剧。

当然,这样的事情尚未发生,山姆嗤嗤一笑,他觉得或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为什么要建立虚拟侦探网

为什么要建立虚拟侦探网?

这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我尚不明确需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侦探网。我浏览了侦探推理相关的各类网站,有以原创小说为主的,有以提供阅读经典推理作品为主的,有社区推理谜题类的,还有刑侦推理知识为主的。但我都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到底是哪一点不合我心意呢?

我仔细想了想,我为什么喜欢看侦探推理。

当然,我很清楚我的答案,因为,侦探推理是一场游戏。

侦探小说,其实就是一场二次元的游戏,小说故事中的侦探,与现实世界的读者所扮演的侦探,两人之间的对决,看谁能够最先发现真相。

事实上,喜欢侦探推理的人,大多都想成为侦探。

而那些常规的侦探网,只是一个读侦探推理内容的网站。

而我想要的侦探网,是一个人人都是侦探的网站,而不是读侦探故事的网站,侦探们可以在这个网站上聚集起来,叙述自己的案件,阐述自己的想法,仅此而已。

于是,名字也很快就确定下来,就叫《虚拟侦探网》。在那之后一年,也就是2014年1月16日,网站正式成立。之后,又邀请了我的好友一起参与进来,成为侦探的一员。

至今,网站发表了50余篇文章,不追求数量,也不追求质量,只追求一颗侦探的心,哪怕再索然无味的事情,只要用一颗侦探的心去看待,都是十分有趣的,而事实上,有一颗侦探的心,任何事情都是侦探推理,就是这样简单。

虽然不多,但仍然有一些朋友会来网站上看看,发表自己的评论,在此,也非常感谢这些伙伴的关注。

我并不希望我们的网站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迷失自我,我很不喜欢唯流量论,唯用户量论,这些虚无飘渺的浮躁之物,终将在大潮过后褪去。因此,我们站在岸边,用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这当作一个虚拟侦探的精神家园,没事过来看看,写写自己的想法。

新的一年也即将到来,期许,到时候会有新的侦探加入,也会有更多有趣的故事发生。

京极夏彦的魍魉

这几天,笔者又回顾了一遍京极夏彦的《魍魉之匣》动画版,我之前看过一遍书,看过一遍动画版,算上这一次,总共看了三遍。可即便看了三遍,仍然意犹未尽。

说说最让人深刻的一点,是作者对于魍魉的阐述。

魍魉是什么?

说法一、在泽川之地模仿人的声音来迷惑人的妖怪

说法二、魍魉,影外微阴也

说法三、喜食亡者肝

说法四、 说法五、。。。

为什么对一个妖怪的定义和描述,会千差万别?

影外微阴也,也就是说,阳光照射在遮挡物上,例如屋檐,遮挡下的阴影与照射下阳光之间那层既非阳也非阴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魍魉。

这种非阳非阴的部分,是没有界限的,是无法感知它的存在的,你可以看着阳,也可以看着阴,但你无法看到非阳非阴,可是,你一旦处于这个阴与阳的交界处,魍魉就会一直伴随着你,因为它始终就在那个非阳非阴的地方。

而这种影外微阴,类比于人心,则可用以下两个例子来阐述,你明知世界上没有神,可一旦遇见了神迹,你却又会不自觉的动摇,不自觉的去相信。你明知人死了不能复生,可一旦你怀念的亡者出现你的面前,你却又不愿离开。人总认为自己的判断非黑即白,可事实上,中间的那个魍魉却一直存在我们的心中。

于是,以模仿人说话来迷惑人的妖怪,或许就是人自己吧,人们随着心中的迷惘追随某些事物,最终迷失了自己,而当我们醒来时,恐怕才会大吃一惊,为什么自己会做这些事,刚才那是我自己么?那一定是有妖怪附体了吧。

喜食亡者肝,常常在送葬时出来害人,人们在送葬时,害怕的是谁,真是妖怪么?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是一个最触手可及,又永远无法了解的东西,生与死之间的,就是魍魉吧。

妖怪,便是在不可思议下产生的物,在不同的观测者下,可以是事件的主体,也可以是事件的客体,也可以是观测者本身。妖怪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更像是不同人在不同的角度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物。

 

 

 

 

一道悖论趣题

前两天,我一位朋友给我出了一道题,还蛮有趣,发给大家看看,如下是他的原话

 

如果明天是你的生日,我不太确定你特别喜欢什么,但是我要送你一份礼物,我敢打赌,你一定会收下。如果你不收下,就算是我输了,如果你收下,就算是我赢了,作为代价,输方需要付出一份价值不低于礼物本身的代价,比如1000块人民币。但是,礼物具体是什么,事先是不能说的秘密。我想,如果你接收这个挑战,眼前看来最稳妥有利的选择是,不管是什么,一律不收,你可以事先用道义上的力量来强化自己,比如无功不受禄,也可以像苏格拉底所说,你不需要生活必要之外的多余的东西,而所有必要的东西,只能通过自己来创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预备送给你的,就是1000块人民币。

 

大家看完了题目,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是否明白了我这位朋友的狡黠?

很明显,无论我是收了他的礼物,还是不收他的礼物,最终,我都将收到他的1000块人民币,然后,我又必须把这1000块人民币还给他。当我把1000人民币还给他时,又相当于我没有收这1000人民币,然后他又要将1000人民币作为代价给我,然后一直如此循环。

我朋友问我,你有可能解开这个谜题么?我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虽然不能保证自己赚钱,但是,通过增加一些特殊条件,可以让这种如此反复的过程省略掉。

解法:我不直接说我到底是收还是不收,我要求我的朋友把1000块人民币放在一个黑屋子里,黑子屋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他,我和他都可以进去,但同时只能有一个人进去,从外面看不到里面,我可以随时进入黑屋子拿钱,我朋友可以随时去查看屋里的1000块钱是否被我拿走,以确定我到底收还是没收这1000块钱。如此一来,把一个需要立刻下决定的问题转变为一个长期决定的问题,从单次博弈,变为多次博弈,因为我随时可以进去拿钱走人,也可以永远不拿,这样以来,一个尖锐的问题变为了搁置争议的问题。

我的这个解法虽然听起来很无赖,但实际上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不少问题的真实写照,有时候为了鸡毛蒜皮互相较劲,不如各退一步。

事实上,这道题的悖论在于,1000块钱既可以当作礼物,又可以当作代价,这就是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鸡就是蛋,蛋就是鸡,这种问题,是永远无法解答的。

但我又在想,我这位朋友为什么会灵机一动想出了这样一道题呢,与其说,是他乐于出题,我倒是觉得我这位朋友是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如下便可举二例:

一、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与我朋友的题目基本如出一辙,不喝,就是吃罚酒,喝,就是吃敬酒,不管怎么样,都得喝。

二、礼尚往来。我不收,那是不给你面子,只好收下,收下了,实际上又还得下次还给你。

其实,这种悖论在现实生活中是挺多的,说的好听点,文化,说得不好听,瞎折腾。说白了,就是没事找事干,其实也挺好,不是么?嘿嘿

 

宇宙救赎–星际穿越影评

笔者最近工作比较忙,所以将近一个月没有更新文章了,但工作之外,笔者并没有闲着,也会常常思考一些问题,看些书,看些电影。

昨天,笔者去看了电影《星际穿越》,在这里我不想聊些可能剧透的东西,只想聊些感想,另外,我题目中说的“宇宙救赎”,并非真的指什么救赎,只是笔者的一种感悟,一种心境而已。

一、死亡金属摇滚

从影片开头,在没过身高的玉米地狂驰开始,背景乐始终环绕着蜂鸣声,时断时续,这看似是科幻氛围的营造,其实不尽然,氛围只是表象,而其本质,则是一种救赎。救赎并非是重生,并非是一切重新来过,说直白点,救赎的起点是生,救赎的终点是死,接受了从生到死的这一条路,便是救赎,其意义在于,生死不是归宿,一切终将归于同一。蜂鸣即像是人死之前,大脑缺氧的耳鸣幻听,又像是跳下万丈深渊时,耳边尖叫的狂风。蜂鸣所代表的隐喻便是如此。

火箭呼啸而起,震耳欲聋,随后,切断了一切背景音乐音效及噪声,只剩下轻微的蜂鸣。漂浮在太空舱脚下的地球,仿佛就不是自己的归属一般,正逐渐离他而去。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飘向这虚无缥缈的宇宙,终点到底是哪,脚下的地球,还能回去么,还值得回去么。蜂鸣声诱发了这些思考,同时又阻断了大脑中一切的理性和感性,顺着蜂鸣的指引,终将能找到答案。此时的蜂鸣,已超出了时间与空间,它代表的是现世的虚无,或许是来自高维度的指引。

生命终将结束,生命前的最后一次狂欢,坠落的飞船,挣扎的脸庞上看不到一丝恐惧,那是人对死亡最真实的了解,振聋发聩的蜂鸣声,那便是救赎的呼喊,眼前的黑洞,便是虚无的终点。蜂鸣越来越强烈,直至穿破耳膜,飞船破碎。

蜂鸣声戛然而止。死寂,那是世界的本源,包容一切,宽恕万物。他睁开了眼睛,这才是世界的本质,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笔者对电影中的蜂鸣声实在是非常的喜欢,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死亡金属乐,太完美了,不愧是一部顶级大作。若是没有这种背景环境的烘托,这部电影的深度将会大打折扣。这种深刻,不是来自于对白,不是来自于所谓的酷炫画面,而是来自于人的自我思考,也就是哲思,科幻的终极意义便是人类哲思的终极意义,这也是科幻从本质就要比其他主题更为高端的原因。


二、科幻的感动

科幻的感动,不是儿女私情,不是保家卫国,甚至也不是保卫地球,而是,人类终于认识到,“我们原来与他们一样”,这里的他们,可以是其他的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物质,甚至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当人类认识到这一点的瞬间时,才终于体会到了感动之情,人与人没有任何区别,人类与遵守森林法则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人类与机器没有任何区别,人类与宇宙中的尘埃毫无区别,人类什么也没有拥有过,什么也不是。当体会到这一点时,还不是科幻,这只是禅思,而只有再进一步,去拥抱这个宇宙时,才是科幻。

正如如下这首诗一样,各位慢慢品味吧: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白昼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虽然在白昼尽头,智者自知该踏上夜途,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因为言语未曾迸发出电光,他们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最后笔者以剧中的一段对白来结束这篇感想:

— 你恨地球么?
— 因为狮子要吃羚羊就要恨地球么?那你呢?
— 不恨,因为本该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