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心理学理论

心境障碍概述(下)–摘自异常与临床心理学


季节性情感障碍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森塔尔及其同事(Rosenthal et al., 1984)才第一次将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看做是一种特殊的障碍。DSM-IV-TR对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征做了如下描述:

1. 抑郁的发作与一年中某一特定时间段存在规律性的时间关系
2. 抑郁症状会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完全消失
3. 前两年就有两次出现过符合这些标准的重度抑郁发作
4. 季节性抑郁发作次数多于非季节性的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特点与重性抑郁相当不同,其主要表现有食欲增加、喜欢甜食、体重增加、嗜睡以及其他抑郁症状。冬季发作期通常始于11月,一直持续大约5个月。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如果生活在冬季时间短的低纬地区的话,情况就会好一些;如果他们搬到高纬地区,其症状就会加重。
那些因症状比较严重而被诊断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人,可能是那些在冬季出现特殊问题症状的人群的一个子群体。对一般人来说,他们的体重与活动的积极性随季节的变化不那么明显。例如特曼等(Terman et al., 1998)报告,在正常人群中,冬季有50%的人报告其精力不足,47%报告体重增加,而31%报告他们的社会活动减少,25%的人说这些变化足以表明存在问题。威基等(Wicki et al., 1992)发现在他们的德国同龄人中有3%的人在连续两年之内患过两次季节性情感障碍或“综合症亚群”季节性情感障碍。而在苏格兰SAD比率则有3.5%。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患者会经历抑郁期和躁狂期。根据DSM-IV-TR,躁狂至少包括下列症状中的三种:

1. 夸大的自尊或浮夸
2. 睡眠需要减少
3. 比平时更爱说话或者一直不停地说话
4. 观念跳跃或者思维奔逸
5. 注意力分散
6. 活动性增加或精神性运动兴奋
7. 过多地参与冒险活动

躁狂病人的行动敏捷,语速较快而且声音也很大,他们的谈话常常充满了笑话而且自作聪明。他们用词往往非常华丽,判断力很差,常参加冒险活动,甚至常出现一些在他们的躁狂减轻时又感到后悔的行为,当他们认为别人在阻止他们执行计划时,就会变得非常落寞。有趣的是,躁狂发作时有些患者显得极为快乐,而其余患者则不然。
DSM-IV-TR提到了两种类型的双相障碍:

1. I型双相障碍:患者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每一种症状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几个躁狂或抑郁时期,其间有一段“正常”时期。一些患者在一天之内既有抑郁的经历又有躁狂的经历。
2. II型双相障碍:以抑郁为主。个体可能会在轻度躁狂和重度抑郁之间波动。患者在轻度躁狂时的行为比正常时多,但是又不如躁狂期那样极端。此外,他们并没有躁狂发作期。

在任何年代,都有1%~1.5%的成人会患上双相障碍,其中以I型双相障碍最为普遍。男女的总体发病率之间并不存在差异,然而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抑郁症状多而躁狂症状少,并且抑郁与躁狂之间的交替也更为频繁。发病率并不因社会经济地位或种族的不同而不同。双相障碍的首发年龄通常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在首发症状为重性抑郁的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有过一次或多次复发经历;而在首发症状为躁狂的人群中则有超过80%的患者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每次发作都可能持续几天,几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持续几年。双相障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重,然而大约十年以后,这种障碍的严重性会明显地减轻。

心境障碍概述(上)–摘自异常与临床心理学


重性抑郁

在DSM-IV-TR中,重性抑郁的诊断标准为,在下列症状中,至少有五种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1. 情绪低沉
2. 明显地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
3. 体重或食欲明显地增加或减少
4. 坐立不安(physical agitation)
5. 疲劳或精力不足
6. 无价值感或过分的负罪感
7. 注意力或思考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8. 明显的痛苦或损伤

抑郁者的特征是存在明显的情绪、动机、生理及认知问题。他们的自我评价过低,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乐趣;他们常常缺乏自发行为的动机,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床上,不愿与人交往,在行动和言语上都明显地比较迟钝。一般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很消极,对现在和将来也很悲观,他们对改变自己的状态感到无能为力和无助,有一部分人(当然绝非全部)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动。抑郁的人通常思维混乱或思维迟钝,而且在保持信息和解决问题方面存在困难。
任何时候总人口中都有大约5%的人在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而17%的人在其生命的某一个时期都会体验到明显的抑郁。关于抑郁症状的持续时间,大约1/4的人其抑郁症状持续不到一个月,另有50%的人其症状不到3个月就消除了。25%~30%的人发病一年后仍有抑郁症状,而将近1/4的人其症状持续长达两年的时间。抑郁的首发年龄多在24~29岁之间。女性抑郁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女性患病率是26%,而男性只有12%。
 

自杀

自杀不是一种心境障碍,它也并非只与抑郁有关。然而,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并且与抑郁的相关程度比本书提到的任何其他精神障碍都要大。
自杀率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俄罗斯每年的自杀率高达每10万人中40人,而希腊则低至每10万人中4人。自杀率也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妇女的自杀率便开始下降,男性的自杀率在1960~1975年呈下降趋势,而在随后的十年中则逐步上升。2000年,英国男性的自杀率是每10万人中11.7人,女性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3.3人,差别非常悬殊。年轻人中的自杀倾向尤为普遍:2/3的有自杀倾向者都是35岁以下的人群。
大约有一半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药物成瘾以及精神分裂症。每种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均大约为15%。严重抑郁患者的自杀率比中度抑郁患者低,因为严重抑郁者缺乏将自己的情感付诸于行动的意志力。事实上,抑郁患者可能会在其抑郁症状开始减轻时出现自杀行为,因为此时的他们仍旧是绝望的,但是其冲动性和行为的动机却增加了。
布罗尼士和韦琴(Bronisch & Wittchen,1994)报告,在他们所调查的抑郁患者中有56%的人有过死的想法,有37%的人有死的意愿,有69%的人出现过自杀的念头。然而,这些想法并非抑郁患者才会有的:在一个由从未被诊断为精神患者的人组成的对照组中,有8%的人报告说有过自杀的念头,2%曾经试图自杀。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多是意志丧失的结果,而不是幻想或妄想的结果。其他可能导致自杀的因素主要有:男性、单身、单独居住、睡眠差、记忆受损以及自我忽视等。
沃尔夫斯多夫(Wolfersdorf,1995)归纳出企图自杀者的几个主要的心理特征:无用感、罪恶感、绝望、抑郁的妄想症状以及精神焦虑。企图自杀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自杀前的征兆,如强烈的冲动、愤怒、敌意以及攻击倾向。

焦虑障碍概述–摘自异常与临床心理学


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在DSM-IV-TR中的定义为:在大部分时间内过度或持续地焦虑和担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其他症状包括:
 
1. 个体很难控制忧虑情绪
2. 焦虑和烦恼一般与以下至少3种症状表现有关:

a. 坐立不安或者紧张、急切
b. 容易疲劳
c. 难以集中注意力,大脑一片空白
d. 易激惹
e. 肌肉紧张
f. 入睡困难

3. 焦虑、担忧或身体症状给个体造成明显的痛苦和伤害。
 
根据GAD患者的报告,焦虑情绪通常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起,虽然他们明知如此,但是这种情绪一旦产生就很难控制。任何时候都有3% ~ 4%的人的焦虑程度足可以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而且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2倍。GAD一般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期。GAD一旦产生,就会发展为慢性病:大约80%的患者报告终生感到担忧或焦虑。
 

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是指在一段时间强烈的恐惧感和不适感。10分钟内达到高峰,并且至少出现以下症状中的四种:呼吸困难、心悸、头昏眼花或颤栗、胸闷、恶心、胳膊和手指发麻。
换气过度是惊恐发作的一个常见症状,也就是急促的呼气和吸气。换气过度导致二氧化碳未经肺部血液的吸收而被快速呼出。而同时氧气却吸收过量,结果便出现了上述症状。呼吸反应是由循环系统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而现在并未出现这一引起呼吸反应的诱发源,于是就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并进一步引起呼吸过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所谓“褐色袋子”的方法。该方法就是在患者的嘴巴和鼻子上方放置一个褐色的袋子,这样就能确保患者能够再次吸入被呼出的二氧化碳,并且经过肺部能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稳定呼吸,打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经常性的意外的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其他诊断标准还包括:患者长期忧心惊恐可能再次发作,担忧惊恐发作的寓意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逃避曾经体验惊恐发作的情境。
查尔斯·达尔文对本人的一次惊恐发作经历的描述,是有关惊恐发作的最早记载之一。但惊恐发作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普通的人群中约有1/4的人都会在某些时候经历突然的没有先兆的惊恐发作。但达到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人就少得很多了。韦琴和埃索(Wittchen & Essau,1993)估计大约只有2%的人会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可以诊断为惊恐障碍。
 

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一种令身体技能受损的慢性疾病。强迫症患者通常会有这样的闯入意识的观念:如果不采取某种特定的仪式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减轻其焦虑),自己就会受到某种伤害。比较常见的强迫观念包括害怕被感染,害怕自己的观念对别人造成伤害,害怕永无休止的诅咒等。强迫症患者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或者思维来克服这些恐惧,如仪式化地反复洗澡直到皮肤出现问题,20次乃至更多次地反复检查一件事情确实已经完成,最终患者可能陷入仪式化行为或观念而不能自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在DSM-IV-TR中的诊断标准如下:

强迫观念

a. 一些想法、冲动或者影像重复产生并持续,是强迫性地闯入意识的、不适宜的,并引起个体显著的焦虑或者痛苦情绪
b. 焦虑或者痛苦情绪不只是对现实问题的过度焦虑
c. 个体试图用其他观念或者行动来忽略和压抑这些强迫观念
d. 个体能够认识到强迫观念是自己思维的产物


强迫行为

a. 重复的行为(洗手,检查)或者心理行动(祈祷,默念),是因为个体受到强迫观念或必须严格按照规则行事的观念驱使
b. 强迫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或者减轻痛苦情绪,或者阻止一些可怕的事情或情况发生;但强迫行为与它们试图压制或者阻止的事情之间的联系不具有现实性,或者明显过度。

如果个体由于强迫行为每天至少一个小时持续感受到明显的痛苦情绪,或者个体的正常机能明显受到了损伤,这样的个体就可以被诊断为强迫症患者。达到临床标准的强迫行为相当少见,在人口中的比率大约只有3%。但拉什曼和德·席尔瓦(Rachman & de Silva)在一个非临床样本中,发现几乎90%的人都报告曾经出现过一定程度的强迫观念。强迫症通常在幼年时就已经产生,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在卡诺(Karno)的研究中,被诊断为强迫症的成人里,有20%的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患病,29%的到青少年时患病。

精神分裂症概述–摘自异常与临床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的本质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确切本质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不过,大多数人认为它包含了以思维和知觉的根本扭曲为特征的一系列相关的障碍。其中思维过程紊乱是精神分裂症最显著的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缺乏连贯性,往往从一个话题跳到另外一个话题,从一种想法跳到另一种想法。他们会出现新语症 (neologism)或者用奇怪的方式将词汇联系起来。他们会觉得有人将思想放进了他们的脑子里,以致自己失去了对谈话或思考的控制,甚至根本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他们也可能产生妄想,有时是一些与他们自己或他人有关的奇怪念头,包括控制妄想 (妄想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夸大妄想 (认为自己很富有、名声显赫、才智超群等),以及牵连妄想 (深信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自己有直接关系,别人的匆匆一瞥、无意注视或笑都会被认为是针对自己)。 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可能体验到幻觉,其中最常见的是幻听。幻觉的具体内容从良性幻觉一直到迫害幻觉,千姿百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是单调的,亦即,尽管他们会由于内部的观念或幻觉引起明显的不适宜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抑郁等,但总体上,他们的情绪反应比较贫乏。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体验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验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体验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也因人而异。许多人长期有妄想体验,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影响;而另外一些人的妄想体验就会产生许多问题。迈克尔和戴维的经历就是这方面两个很好的例子。迈克尔是一个几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中年男子,他住在加的夫的一个小公寓里,过着相对正常的生活。他一直妄想自己被一种未知的、很可能来自宇宙的激光袭击。

 
激光袭击我,它们瞄准了我的头部,我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射击,因为每当这时,我就会感到很痛。它们忽隐忽现,并不总向我开火。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以致招惹它们要这样对我,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多年。它们经常袭击我的头部,所以,当它们袭击时,我就穿上防护服,把金属薄片裹在我的头部,这样就会把激光反射开,激光就攻击不到我了 …… 我想它们可能是外星人 …… 上一次它们袭击我是在周日的早晨,它们 — 激光 — 把我弄醒了,确实伤着了我的头部。疼痛使我无法起床。由于疼痛,我不得不穿上防护服等待时间快点过去 …… 那样是很糟糕。通常我可以用金属服来阻挡激光,但有时激光也会穿透它。(大多数的周六晚上,迈克尔都在当地的一个酒吧喝酒,这或许并非巧合。)

 
一系列更为严重、更具破坏性的妄想观念把戴维送进了医院,因为他赤身裸体跑到市中心的大街上,声称他是上帝的儿子、是来把人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当他被送进医院时,嘴里还不停地喊着:

 
我是弥赛亚!我是戴维,拯救者,救世主 …… 我要把你们从罪孽中拯救出来,因为这些罪孽会使你们落入地狱的火海而不是升入(上帝的)天堂。你不能抓住我 …… 上帝会生你的气,整个世界都会生气的 …… 恶魔将会抓住你,因为你犯下了罪恶把我困在这里 …… 在第9层地狱杀了你,因为你把上帝的儿子关在这个大厅里 …… 我是来拯救世界的 …… 你不能把我关起来 …… 我是奉玛士撒拉、先知者、上帝和耶稣的旨意才来到这里的。上帝与我说话!而不是与你说话!因为人类世界及人类工作的邪恶、以及人类所作的这些 …… 罪恶 …… 事情,上帝要发怒了!天使会来这里把我带走的!

 
大约有1%的成年人被诊断为某一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化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似乎都是稳定的(但要了解关于文化相关性的讨论)。发病的时间一般始于20至35岁,但女性发病的时间要比男性平均晚3到4年,且在更年期前后存在第二个发病的高峰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间歇性的疾病,严重的病发期往往被休眠期隔开。比如,威尔斯玛等跟踪调查了一组同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从他们初次发病开始调查,一直持续了15年。其中2/3的患者在此期间至少复发了1次,每次复发以后,就有1/6的患者无法康复:而且,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有1/10的患者自杀了。与良好的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急性发作、存在可识别的压力触发源、阳性症候群占优势,良好的社会支持以及无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等。